2000年木桐和1961年侯伯王亮相伦敦拍卖会
160 2023-12-09
浙江大学管理学院
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教授,
旅游研究院院长周令强应邀出席会议。
与嘉宾共同探讨会议主题
沟通和讨论,
会后,大家重点讨论了“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”。
《未来发展之路》被央视接受,
人民日报客户端宁夏频道、人民网、
宁夏广播电视台等
相关主流媒体采访。
周令强教授会后接受媒体采访
大力发展葡萄酒旅游,整体效益倍增
宁夏贺兰山东麓,位于北纬38度。 被业界公认为全球最适宜种植酿酒葡萄、生产高档葡萄酒的“黄金产区”。 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独特的风土条件,造就了宁夏葡萄酒色泽鲜艳、甘甜平衡、酒体饱满,具有东方风格和中国特色。
目前,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55万亩,占全国四分之一,年产葡萄酒1.3亿瓶,综合产值261亿元。
今年5月,国务院批准宁夏设立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; 7月,宁夏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(以下简称“综合试验区”)在宁夏银川市闽宁镇正式挂牌挂牌。
“综合实验区”是全国首个特色产业开放发展综合实验区。 这是“民族品牌”标志,标志着宁夏贺兰山葡萄酒产业进入国家战略。
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基地,果农正在忙着采摘葡萄。图片来源:光明日报/王丁 摄
宁夏“综合实验区”的设立,无疑对宁夏葡萄葡萄酒产业未来发展是一大利好。 那么如何充分抓住机遇,推动宁夏葡萄葡萄酒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呢?
众所周知,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,也是产业发展的灵魂。 为了更好地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,宁夏向中外游客推出了“来宁夏,给心灵放个假”等各种花式广告。
2019年,周令强教授协助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区管委会成立中国(宁夏)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智库。 智库吸引了来自浙江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南开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复旦大学、美国普渡大学等近30名国内外专家加盟智库,共同为教学、科研提供支持。为宁夏葡萄产业全面发展提供科研等智力支持。
作为“综合试验区”专家委员会成员,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周令强也表示,宁夏要立足资源禀赋,大力发展葡萄酒旅游,这将拓宽葡萄酒旅游的路径。产业发展综合效益翻番。 他认为,随着葡萄酒旅游的快速发展,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到宁夏酒庄体验酒庄文化,进而引导游客购买葡萄酒,形成了良好的互动。
宁夏围绕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,推出“旅游+酒”旅游业态,形成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、长城云墨酒庄、智慧源石酒庄。 、巴古斯酒庄等葡萄酒旅游酒庄。
贺兰山东麓的酒庄里,装满酒的橡木桶整齐排列。图片来源:光明日报/刘猛 摄
目前,已建成旅游酒庄22家,年接待人数超过40万人次,成为宁夏整体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。 宁夏贺兰山东麓独特的风土、树龄、工艺和产品风格,为“综合试验区”落户宁夏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。
关键是讲述中国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故事
据了解,当前宁夏坚持开放驱动、创新驱动、融合发展。 成立了中法葡萄酒学院和中国葡萄酒工业技术研究院,开设中国特色葡萄酒文化推广课程,打造贺兰山东麓精品葡萄酒旅游线路。 打造葡萄酒特色小镇和宁夏“红酒云”葡萄酒产业数字平台,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间跨界融合。
此外,周令强在世博会后接受采访时强调,关键是讲好中国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故事。 他说,“宁夏以前在产地专注于种植和酿酒两个产业,但现在也应该注重市场视角。也就是说,要讲好中国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故事” ,让市场全面了解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。”
他说,贺兰山东麓地处黄河之滨,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。 如果能把文化融入旅游,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效融合,在国家战略的支撑下,宁夏葡萄酒产业必将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。